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医疗器械
编号:10124635
药品价格一再降 药房利润却没降 国有药店寻求“突围”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26日 《健康时报》 2002.12.26
     本报记者 何佳颐

    随着民营平价药店的“出炉”,国有药店受到了很大冲击。可据记者了解,有的国有药店药价一降再降,却未使利润受到影响。

    北京西单普生大药房就属于国有企业———北京普生医药公司,他们的药品降价幅度均达到25%以上,最高的竟达到60%,在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药店并没有亏损,他们的经营思路是什么呢?该药店的负责人秦经理告诉记者:“我们把药品价格降下来,并不是想要打价格战,而是为了寻求一条打破旧的运营机制、适合国有药店发展的路子。”

    为形成药品价格竞争优势,普生大药房把每次要预进的药品拿到公司药品采购小组集体讨论决定是否进货,药品采购人员和财务结算人员也完全分开,这些具体措施的落实在充分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药品最低进货成本。

    记者在西单普生大药房发现,药店管理人员的名片不是印的,而是手写的,就连笔和便笺也是厂家送的。秦经理说:“我们少用一张纸,少印一张名片,多节约一颗大头针,药品价格才有可能会降下一毛、一分,只有节约挖潜才是我们国有药店的生存之路。”作为国有企业,能放下国有的“架子”,最终在市场竞争中保留自己的优势,其经验值得国有老药店借鉴: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也无论是老药店还是新药店,只要走好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百拇医药